顺应民意、“开门搞督查”的意义,并不止于畅通信息渠道,还在于因为这种开放的姿态,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务实求真的氛围,从而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新华社报道,从7月10日至9月10日,国务院办公厅开展“我为大督查提建议”活动,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政策措施不落实、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、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作为、慢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线索以及相关意见建议。在这次征集活动中,首次开通了微信小程序、专用邮政信箱。
从2014年国务院开展第一次大督查以来,这些年来,大督查已成常态化做法。而每一次都是以问题为导向、广泛听取民众意见、查找问题症结、严肃追责问责。对于一些地方存在的政策不落实、改革不深入、进展不平衡等“三不”问题,毫不留情,务求解决。无论是民众个体,还是市场主体,均对此有着满满的获得感。
国务院大督查,本来就是为了解决政令不畅的“中梗阻”问题。这也意味着,底层民意能不能顺畅地表达出来,决定了大督查的质量,也决定了中央政策能不能不折不扣抵达经济社会的细枝末梢。
也因此,如何在更大范围、更加充分地倾听民声、汇集民智,破除民意的“堰塞湖”,就显得格外重要。此番“我为大督查提建议”活动广泛开辟意见渠道,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、无缝隙,尽最大可能方便民众,充分体现了“开门搞督查”的热情和诚意。
从以往的经验看,民众对国务院大督查的高期待值,决定了问题线索征集的高参与度。何况,前几次国务院大督查的信息渠道已经足够畅通,无论是在网站留言反映问题,还是通过信件表达诉求,均能实现信息直通。
特别是,经过此前的大督查,一大批长久困扰民众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,或着手解决,众多不作为、慢作为和乱作为的官员被严厉问责。这中间,问题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来自民众的反映。
这一次首次开通微信小程序和专用邮政信箱,等于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再加“一把火”,势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,使得“开门搞督查”走向更深入。
一方面,微信小程序顺应时势发展,让民众的表达更方便,也具有极强的互动性。通过移动端,民众可以快速便捷反映问题,也能采用更加全面的表达手段,文字、图表和视频等传递无障碍。
另外,专用邮政信箱的启用,也更精准,使得问题举报有了靶向。这样的做法不妨可以常态化,让民众更安心、更踏实。
可见,基于新技术而产生、造就并蔚成风气的信息渠道,也使得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动越来越频繁、便捷。这种革命性的变化,不仅降低了中央政府“察风俗、观世变”的成本,也使得各个权力主体、权力节点在这种扁平化沟通中获益。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:“政府要以百姓之心为心,须经常倾听社会各界声音。施政之要在于顺应民意。”
事实上,顺应民意、“开门搞督查”的意义,并不止于畅通信息渠道,还在于因为这种开放的姿态,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务实求真的氛围,从而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大势所趋,民智已开,公众的期待日益增加,各级政府理应顺应时势,回应期待,让公共生活更美好,让政府服务更到位。这是大督查的出发点,也是终极目的。(社论)